00_FB_20160227_MECA_1552
2016 / 3 / 4

2016 / 2 / 27 (六) 課程照片記錄

 

 

00_20160227_MECA_1552

 

 

站在新思惟講台上的 3 分鐘演講,練習時的熟悉感,瞬間被緊張的呼吸稀釋,空間、燈光、音量、視線、觀眾、溫度……事前練習都無法複製,甚至連自己的聲音聽起來也很陌生。

 

但一切又會開始熟悉。每位學員親筆的回饋建議,寫出講者自己察覺不到的優缺點;講師立即評論,點出講者潛在的能量與實力,讓講者又重新認識自己。

 

3 分鐘演講,壓力來自於外在的注視與內在的躁動。這壓力是成長的燃料,經過新思惟團隊與全體學員的調配,相信未來能讓大家跳上更大的舞台,更細膩地演講。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精彩的時刻吧!

 

閱讀更多 »

00_FB_20160227_MECA_1100
2016 / 3 / 3

醫學演講與生涯規劃首航搭乘心得

 

作者:中國附醫 皮膚科 周宛儀 醫師

 

 

 

 

參加新思惟一年後的轉變

 

從去年 3 / 8 參加完《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後,發下豪語寫了一篇「下一站:世界舞台」的心得,今年的 3 / 5,小菜鳥如我,居然也要站上美國皮膚科醫學會年會,來報告我在世界(小)舞台的 e-Poster 初體驗了!

 

(橙編按:很厲害!一年間能有這樣的成長,恭喜!)

 

雖然不知道大家對能夠有機會自己站上國際舞台的感覺是如何,不過這件事其實在去年 3 / 5 前的我,是想都沒想過的。這都要感謝校長的人生故事和新思惟團隊給我的啟發呀!在此也要謝謝邱品齊主任給我機會一起做 study,還要一起飛去 D.C. 幫我加油,真是太感人了。

 

閱讀更多 »

00_FB_20160227_MECA_0675
2016 / 3 / 3

與大家分享我上台前做的準備

 

作者:高醫附院 家醫科 黃柏誠 醫師

 

 

 

 

簡直是美夢成真!

 

大約一年前,參加了醫學生涯的首場國際學術會議。回來以後,種種細節在心裡反覆迴盪,和校長聊到這個話題,也趁機討教如何準備英文學術演講。校長送給我非常受用的幾個字:

 

 

02_HuangBC

 

 

那時不禁想,如果新思惟可以開一堂如何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課程,該有多吸引人。所以在「醫學演講與生涯工作坊」開放報名的那天早上,對我而言簡直是美夢成真。(橙編按:一年前的簡訊,柏誠還能找出來,真是不容易!)

 

閱讀更多 »

00_FB_20160227_MECA_1252
2016 / 3 / 3

一連串的巧合,獲得最棒的收穫。

 

作者: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感染科 陳偉挺 醫師

 

 

 

 

《醫學演講與生涯工作坊》剛開始報名的時候,心裡其實一直很想參加,可是當時實在是阮囊羞澀,只好眼睜睜的就看著它額滿了 XD

 

直到正式開課的前三週,剛好發下了年終,也剛好有名額掉出來,一連串的巧合,終於如願的踏進了台大集思,觀摩陳沂名學長和蔡校長兩位前輩的職涯發展過程。

 

在二位前輩成為國際學者 / 講者之前,那些重要的轉折點、那些「why YOU ?」的內心自省,是我在這個工作坊,除了演講「戰技」磨練之外,我覺得最棒的收穫!

 

(燿編按:恭喜陳醫師榮獲新思惟醫學演講大賽演講王!)

 

以下整理我一整天的感想,分成「賦予觀點」、「練入肌理」和「建立連結」三個部分來說明。

 

閱讀更多 »

00_FB_20160227_MECA_1518
2016 / 3 / 3

當一場學術演講不只是學術演講

 

作者:國立交通大學 教育研究所 王嘉瑜 副教授

 

 

 

  

「流程和排練是破解焦慮的解藥,目標是:做到無意識的能力狀態。」

Bruce Etherington《本壘板上的銷售課》

 

我的演講轉變歷程

 

以前的我認為:「有先人天生善於演講,好好喔!」,而參加學會時,多數的時候我會選擇投 poster section,當人體 poster 播報機。參加完《演講技巧與溝通工作坊》以及讀過福哥的《上台的技術》,才徹底被說服,完美演講的流暢表達,其實是非常充足的排練和準備的結果,因而下定決心不能繼續允許自己,把緊張和結巴歸結成無法突破的先天限制。

 

決定要挑戰《醫學演講與生涯工作坊》,算是努力揮別過去的自己。課後回家讀到 Bruce Etherington 書中的一個段落,對照我面對學術演講的態度和能力的轉變,特別有感。Etherington 引用馬斯洛的學習理論,提到能力發展的四個階段,套在我身上,是以下所述的轉變過程:

 

閱讀更多 »

00_FB_20160227_MECA_1462
2016 / 3 / 3

高評價的新思惟,果然不同凡響。

 

作者:輝瑞大藥廠 醫學處 賴宗志 產品醫師

 

 

 

 

簡報技巧是需要訓練的

 

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清楚明瞭、有效率地傳達資訊,其重要性其實不亞於資訊本身。一個成功的簡報,是一個快速展現自己的絕佳時機。但這並不容易,因為聽眾必須同時接收投影片的視覺訊息以及講者的口語資訊,其實很累、很容易分心,常常一分神,就迷失在層層疊疊的投影片流中。

 

好的簡報技巧,是需要訓練的。從小到大,從大學、醫院到企業,聽過的簡報不計其數,但真正令人印象深刻,恐怕十隻手指頭就數得出來。很多學術上令人肅然起敬的大師,一旦開講,同樣也是令人不敢恭維。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