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林慈濟 風濕免疫科 王思讚 醫師
課前獲得多次回饋,技巧不再是紙上談兵。
因為企業包班,而有機會到台北參與《醫學演講與生涯工作坊》。過去從網路或社群媒體上,看到許多新思惟國際的活動訊息,也看到周邊許多朋友分享的上課經驗,這次抱著朝聖的心情前來。
這堂課參與者,都是為了增進演講技巧前來,課堂中安排的醫學演講大賽,在課前就必須上傳演講內容提供給講師,讓參與者能在課前就得到多次的回饋和簡報修改。而課程當天的臨場實戰,加上眾人即時的回饋,讓演講與簡報技巧,都不再停留於紙上談兵。
作者:大林慈濟 風濕免疫科 王思讚 醫師
因為企業包班,而有機會到台北參與《醫學演講與生涯工作坊》。過去從網路或社群媒體上,看到許多新思惟國際的活動訊息,也看到周邊許多朋友分享的上課經驗,這次抱著朝聖的心情前來。
這堂課參與者,都是為了增進演講技巧前來,課堂中安排的醫學演講大賽,在課前就必須上傳演講內容提供給講師,讓參與者能在課前就得到多次的回饋和簡報修改。而課程當天的臨場實戰,加上眾人即時的回饋,讓演講與簡報技巧,都不再停留於紙上談兵。
作者:台中榮民總醫院 陳家昌 醫師
一直以來,都耳聞蔡校長在教育學子的成績與熱情。很幸運有這個機會可以參加《醫學演講與生涯工作坊》。
課前聽說要上台做簡報,一開始是蠻有壓力的。不過還好只需要準備五分鐘的內容,不用花太多時間,但認真準備還是需要的。因為我是腸胃科醫師,本來是想要準備一個簡單的 Topic review。但考量到時間很短,所以我改做一個簡單的 IBD 病患的 case presentation。
在準備簡報的過程,蔡校長會一步步針對簡報的部分,給予很多實用的建議。譬如,如何選定簡報的主題與目標、文字要怎樣設定才好看、投影片的重點該放在哪裡、圖片要怎麼處理、才能夠讓觀眾很輕鬆的閱讀投影片、簡報時間要如何控制、首頁與結尾該如何處理,一次又一次的協助自己做好簡報,光這部分我就覺得收穫很多。
而且,這個過程,也有機會看到蔡校長對其他同學投影片的評論與建議,回饋不只一次而已,許多同學都改到 3 次、4 次。每一次的修改,蔡校長都會很快的針對上傳內容,提出修改建議與觀點,讓學習不斷進步,非常有效率。真的佩服蔡校長規劃這樣的課前練習,透過前置的演講準備,課程延伸的時間其實比 agenda 長很多。
作者:成大醫院 胃腸肝膽科 謝名宗 醫師
先感謝台灣艾伯維協辦這次活動,也感謝蔡校長和陳沂名醫師的指導。
這次課程內容,其實重點是在如何「呈現」,不論你是要呈現你個人、學術、特色,「反攻台灣」是陳醫師演講,讓我深刻體會的一件事情。許多時候在國內演講,聽眾先去看你的醫院、年資、職等、科別甚至你背後的老師,然後才會再來聆聽你的演講。
但在國際比賽就不是這樣,你可以放手一搏,純粹表現好自己,努力去參加,不用擔心這些背景去影響你的表現。當你國際小有成績後,自然而然就會有人注意到你。
作者:彰化基督教醫院 肝膽胃腸科 楊承達 醫師
新思惟本次舉辦以醫學演講為主題的工作坊,令我獲益良多。講師們在課前讓大家事前準備演講的投影片,並給予修改回饋。上課當日則採用實際演練加上演講競賽的方式,即使非自己演講的時間也得全神貫注,因為還要一一評論各演講者,給予讚美與指教。這樣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大家都獲得最大的效益,滿載而歸。
作者: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皮膚科 李宗儒 醫師
這次的《醫學演講與生涯工作坊》,由兩位講者分享成為國際學會講者的經驗與分享。課程主題明確,安排的連貫性與一致性高。上午著重英文演講的準備,說明如何準備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講,以及如果未來到國外演講,需要注意的細節;下午則是分享參與國際會議的重要性與技巧,像是了解國際會議的本質、如何讓主辦單位願意再度找你演講,以及參與國際會議可以有哪些收穫。
「課程安排精彩,從課前蔡校長的修改指導,到當天現場比賽的 feedback 都非常有收穫,謝謝新思惟精彩的課程。」
正值 COVID-19 疫情期間,好的演講,不分線上線下,都是吸引聽眾的必要工具。從簡單大方、在現場或在螢幕上都能有高閱讀性的簡報設計,到表達方式、敘事邏輯,以及最根本的教學核心,費心準備的演講,為的就是讓台下聽眾能夠吸收,因此,每分每秒都要爭取到聽眾的注意力。
除了演講的技巧硬實力,在國外醫學會,實際交流當中需要的軟實力,新思惟系統性地歸納整理後分享給學員。無形的累積,是最大的收穫!
「蔡校長和陳醫師的寶貴經驗分享及教戰守則,令人獲益良多,對於自身未來的生涯及品牌經營,有了非常多具啟發性的收穫及新想法。」
「講師同樣是醫學背景,所以很能了解學員面臨的問題。不吝分享,謝謝。晚宴分享很受用,國際學會之路之前較少人提過。」
願意去國際舞台挑戰的人少,回來之後能有系統化整理並分享的人又更少。新思惟國際藉由課程,讓各位變得更強,也擁有能力,找到自己的座標,活出自己喜歡的人生。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精彩的時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