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_FB_20160227_MECA_1314
2016 / 3 / 3

武藝精研十餘年,心法傳授不藏私。

 

作者:匿名

 

 

01_20160227_MECA_1314

 

 

學習如何讓自己色香味俱全的一門課

 

這堂課,是每個還沒自己研究的醫師,與已經小有成就的醫師,都應該來上的一堂課;前者,可以激勵、適時修正自己的道路;後者,可以用最短的路徑,把自己與國際學界接軌,讓自己努力與特色,被看到,畢生功力造福更多的人。

 

講得白話點,還沒料的,至少可以學別人怎麼有料;已經很有料的,知道怎麼樣去與各國有料的人,激盪炒出一盤更有料的菜色。

 

 

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這個世界的變遷是快速的,人的變化也是。雖然醫學界的變化就某個層面來說算慢的,但是 guideline 快則 3 年一修,慢則 5 年一變。各式各樣的 trials 不會管你國內健保或 IRB 的限制,照樣在國際學會上年年突破。

 

沒有資源的台灣醫師,除了在台灣努力經營臨床病人、教學、牛步的研究、苦讀期刊之外,接受衝擊的好方法,就是走出去 → 驚訝別人的成長 → 反思自己的不足 → 設法找出解決之道與自己的一片天。

 

而走出去的最好捷徑,就是把自己現有做得還不錯的東西,哪怕只是一個 case,盡其所能地用漂亮、有賣點的方式呈現出來,先引起國際學會的注意 → 取得表現自己的門票 → 接受衝擊與激盪 → 思考自己的技術與思路能否有再突破的地方。

 

在這樣的過程中,即使只是準備一個 case report,你得到的,將遠超過這些,你擁有的,將也不再只有對這個 case 的經驗,還有在國際學會上 present 之後,所得到的回饋。

 

 

上台,就是自信的展現。

 

在課程的一開始,蔡校長就用 Ver A 與 Ver B,來使台下了解,即使是相同的內容,卻會因表達結構順序的不同,而造成大大不同的反應。

 

從標題、結尾、表格與圖像處理,每一個部分都是新思惟小班課 的精華所在,一開始的幾張 slide,如果會讓台下低頭滑手機,除非你是已經成名的講者,否則,你已經失敗了。

 

上台,就是自信的展現。切莫顧左右而言他,找藉口、亂用梗;相反的,要不斷激發台下思考,讓台下更專注在你的內容上。總之,在小咖的時候,你要有大咖的自信與表現,在中咖的時候,了解自己的不足,並努力補齊。最後,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咖。

 

 

從 nobody 到 somebody

 

接下來是新思惟 11 杯長老:陳沂名醫師登場,短短的 2 年,驚人的從 0 到 1、再從 1 到 n,陳醫師有很多的心得與故事;異曲同工的,陳醫師也揭示了從 nobody 到 somebody 的實際作法與歷程。

 

演講三心法,各個重要;演講強處,一定要把握強調;有些事情,還是得專業的來,陳醫師講起話來不急不徐,但都能把重點講到心坎裡。

 

事前的準備、簡報的呈現方法重要性不在話下;會前的非母語英文練習,更是要練到爛熟,設想各種問題,到時才能輕鬆打;到了出國後,場地、器材的事先確認;演講後被問問題時懂與不懂的應對方式,更是句句眉角;吃了主辦單位的暗虧怎麼辦?何時堅持自己的立場?何時得退讓?陳醫師毫不藏私、鉅細靡遺的娓娓道來,讓人看到光鮮的舞台後,他是如何要求、準備自己。

 

一場的成功也許容易、但持續的成功絕非運氣。有時,機會實實在在地存在於大家都不要的屎缺之中,肯撈肯蹲的人,總是多了點機會。

 

 

武藝精研十餘年,心法傳授不藏私。

 

最後的壓軸蔡校長,更是用自身之例,如何從被認可,到廣連接各國學者、到進一步的增大視野。一步一步,如同教戰守則一般的句句列出來。

 

不騙你,真的很像身歷其境一般,台上台下都聽的聚精會神,不管是對全盛時期價碼的欽羨,從把握機會與各國學者破冰聊天的切入內容廣度(不一定要有深度就是 XD),到怎麼厚著臉皮親近大師,與自己年紀相近的學者為將來建立連結、與廠商應對、在日常生活讓人會偶爾想到你、給學界、業界好印象。

 

校長講的,遠遠超出一位醫師所能的想像,但卻真真實實的發生在各大學界山頭,其實學術之外,還是社會;知識、專業之外,搏的,還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一天下來,我彷彿看到校長過去 10 年之中,在實戰裡養出來的一身武藝,毫不保留的在學員面前表演了一次,學得來嗎?不用照抄,就像張三豐教張無忌(是說,到底啥時會到大都啊 XD)太極拳一樣,招式忘得越乾淨越好,但心法只要記得,臨床的內功基礎打好,每個人假以時日,應該都可以揮灑出屬於自己的一套神功。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