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_FB_20160227_MECA_0424
2016 / 3 / 25

在國際學會有哪些破冰或互動策略?

 

問:我先前發表的論文多是點狀的個別主題,尚不能連結成線和面,到國際學會發表時,多半談完研究結果就謝謝、再見、不聯絡。被認可的國際學會之路是不是只在研究發表連成線或面之後才有可能開展?在研究表現比較單薄的情況下,有哪些破冰或互動策略,可以向同領域國際學者介紹自己、讓國際學者對我感興趣、甚至能埋下未來進一步交流契機?

 

答:(蔡依橙)

 

 

20160227_MECA_0424

 

 

這裡要講些比較俗氣的話了 XD

 

進一步交流、讓國際學者感興趣,其根源很俗氣的說,就是「我對人家有沒有利用價值」?什麼情況人家會給我們機會,邀請我們幫忙?在我過去的經驗是:

 

  1. 我們會的知識與技能,他們不會,所以願意花機票旅館請我們飛過去演講,兼指導。 
     
    例如:我們會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掃描,別的國家、別的醫學中心不會,所以就請我去演講,順便連案例都排好時間,讓我去指導掃描技術,並且現場診斷。

 

  1. 我們配合度好,願意協助別人完成更大的事。
     
    例如:亞洲辦心臟影像學會,幾乎都會找我,因為新加坡找過我演講一次,在收到邀請信的時候,人家說要履歷、題目、摘要,我都當天就回覆,沒有什麼特殊要求,不管是旅館、機票、演講費都照人家規定,提早到會場跟主辦單位打招呼讓他們放心,現場演講又講得很好,反應熱烈。
     
    之後年會在香港、北京、韓國舉辦,人家會打聽,交班的時候都是:你一定要找蔡依橙,他的演講很精彩,而且配合度很高!自然演講就越來越多。
     
    後來國際學會有重要的事情要辦,也會找我。如:亞洲心臟影像適應症指引

 

所以,如果真的要跟國際學者們破冰,我們要提供一些「對別人有幫助」的東西。

 

例如:你想跟做同一個研究領域的大師有互動,就要說:○○教授您好,我跟您做同一個領域,我來自台灣。在研究的過程中,我發現您的○○理論,在台灣的應用更為準確,而且我們發現了一些新的面向,如果您有興趣的話,我可以 email 給您參考。

 

拿到 email 後,除了書信往來提供資料交換意見,還要想辦法搜尋出他的 LinkedIn、Twitter 或 Facebook 帳號,寫個短訊感謝並 Nice to meet you on Facebook 一下,讓他看到更多你的照片,更容易加深印象!

 

簡短作個結論,就是:找到我們可以被人利用的價值(專業 / 技術 / 經驗 / 可信賴且配合度高的協助),去換取我們想要的價值(國際經驗 / 視野 / 看事情的高度)。

 

 

最新活動